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骨科醫學部——
科研助推戰場救治能力提升
“檢傷分類場有1名骨盆骨折‘傷員’,血壓下降、心率加速,出現失血性休克,急需進行手術?!币股?,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正在開展一場野戰救治演練。得知“傷員”情況后,野戰醫療所立即開通綠色通道,為該名“傷員”進行緊急救治。經過術前準備和檢查,骨科醫學部的醫護人員在“混合現實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”的輔助下,成功實施了斷骨精準復位手術,前后僅用時20多分鐘。
“為危重骨創傷傷員快速實施手術,是挽救生命的直接手段。在傳統手術中,醫生只有較大范圍切開傷部肌肉,才能看到傷骨,手術傷口大、出血多,不利于傷員康復?!惫强漆t學部主任唐佩福介紹,現在他們運用三維成像、全息可視、定位導航等前沿技術,研制出“混合現實骨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”。醫生佩戴混合現實眼鏡,視野內就呈現出傷骨的三維立體影像,有助于醫生迅速判斷傷情,精準進行手術,實現了創傷小、出血少、恢復快的救治目標,有效提升了骨傷救治質效。
“不僅要及時救治傷員,還要幫助傷病官兵快速恢復身體功能,讓他們能盡快重返戰斗崗位?!睘榱嗽鰪姀碗s傷情救治康復能力,降低骨創傷致殘率,該醫學部構建了包括物理因子治療、專項康復評估、專業康復訓練、遠程康復指導、慢病康復管理等內容的全方位軍事康復體系。
去年5月,某部戰士小毛意外受傷,脊柱、四肢、骨盆等多處骨折。經過接骨手術治療,小毛的骨折部位順利愈合。但由于長期臥床,他出現心肺功能下降、骨量丟失、肌肉萎縮、關節攣縮等情況,如果不及時進行康復理療,日后可能無法站立,甚至引發多器官衰竭等并發癥。對小毛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后,該醫學部的康復醫學團隊為其量身定制了康復方案。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診療和鼓勵下,1個月后,小毛能拄拐行走;3個月后,各項生理功能趨于正常。
科研聚焦戰斗力建設。為滿足官兵的衛勤保障需求,該醫學部不斷推動臨床科研成果轉化為戰場救治能力。由于軟骨不可再生,關節軟骨早期損傷、股骨頭應力性骨折等多發訓練傷的治療難度較大。針對這一難題,該醫學部率先研發了關節軟骨再生治療技術,可以成功修復缺損軟骨。復雜骨缺損傷員進行植骨手術后,成骨慢、痛苦多。針對這一情況,他們研制出賦型脫鈣骨基質系列產品,植入傷員體內后能促進骨骼生長,大大縮短了傷員的恢復時間。
此外,在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和救治能力的基礎上,該醫學部還成立了全軍訓練傷防治研究中心,多次派出專家團深入基層部隊開展訓練傷的調查和走訪,并根據部隊需要,編撰了《軍事訓練健康保護規定》《軍事訓練傷防控指導教程》等教材,有效降低了訓練傷發病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