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軍遼寧艦操舵兵王心儀即將退役重返北大校園繼續學業。離開部隊之際,她提筆吐露心跡,與遼寧艦深情作別——
“北大紅”與“浪花白”的故事,未完待續
退役臨近,直到把軍裝和領章、肩章悉數交回的那一刻,我才真正意識到,兩年的軍旅生涯走到了終點。
最近一段時間,因為“北大學子服役遼寧艦”的經歷,即將告別軍營的我,受到不少關注。其實,我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士兵中的一個,只是千千萬萬將青春熱血揮灑在軍營的莘莘學子的一員。

王心儀在遼寧艦甲板上留影。余特 攝
從軍·追夢
當兵,對我來說,是心儀已久的選擇。小時候對舅舅那身橄欖綠的崇拜,長大后對軍旅題材影視劇的癡迷,大學軍訓時的“迷彩初體驗”……成長路上一個個心之向往的瞬間,在我心中種下軍旅夢的種子。
然而,追夢之路并非坦途。2019年,我在北京大學完成大一課程后,迫不及待地在學校報名參軍,卻因體檢不合格落選。失落、遺憾,我的心中五味雜陳。在體檢現場,一位“兵哥哥”的鼓勵,“別泄氣,歡迎明年再來”,讓我重新振作起來。
曾在武警部隊服役的舅舅提醒我:“當兵,可是要吃苦的!”“我還怕吃不上這份苦呢!”我笑著回答??忌媳贝笾?,我曾寫過一篇《感謝貧窮》的文章,提到自己在農村長大的一段經歷:“農人們都知道,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里后要重重地踩上一腳。第一次去播種,我也很奇怪,踩得這么實,苗怎么能破土而出?可母親告訴我,土松,苗反而出不來,破土之前埋在堅實的土壤,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。長大后,當我再次回憶起這些話,才知道自己正是如此?!?/p>
一年后,準備充分的我再次報名,終于如愿以償,戴上大紅花加入海軍。經過新兵連與學兵連的磨煉,我被分配到遼寧艦。
2021年5月31日,我第一次登上遼寧艦。四通八達的管路、曲折迂回的通道、磨得發亮的門檻、不茍言笑的班長……每一個細節,都在向我展示這艘鋼鐵巨艦的嚴整與沉穩。第二天,我們這些新兵竟然每人收到一瓶AD鈣奶,以及班長一句玩笑的“兒童節快樂”。初登航母的緊張與不安,在那一瞬間被撫平——原來,這個看似冰冷的龐大身軀里,藏著溫暖細膩的“內里”。喝著甜甜的AD鈣奶,我心想,軍營真是一個嚴肅又活潑、講規矩又講感情的地方。
上艦1個月后,我被分配到航海部門,成為一名操舵兵?!昂侥覆俣姹?,聽起來威風氣派。同年兵也常好奇地問我:“當操舵兵到底是什么感覺?”她們哪里知道,剛剛接觸這個崗位的我,其實連舵輪都摸不著。眼看著分到其他崗位的戰友,一個個能獨立值班,我卻還是處在天天打磨、除銹、涂漆的無限“循環”中,巨大的落差伴著北大學子身負的“厚望”,讓我倍感壓力。
“什么時候才能讓我上手操舵?”和班長聊天時,我忍不住把內心的苦悶傾吐出來。班長愣了一下,娓娓道來緣由。
“在航母上,有些崗位可以很快上手,但操舵兵不一樣,事關航行安全和飛行安全。每名操舵兵,都要從最基本的裝備構造學起,一口吃不成個胖子!”
“欲戴其冠,必承其重”。班長的話讓我明白,航母操舵兵的身份背后,不只有別人眼中的帥氣光鮮,更代表著沉甸甸的責任,必須靜下心來,從零學起。
操舵·遠航
操舵兵講究快、穩、準,對于身軀龐大的艦艇來說,尤為如此。精準實現指揮員的操縱意圖,需要綜合判斷風和流對舵效帶來的影響。而要做到準確判斷,需要長時間的練習。
從工作原理到內部構造,從理論基礎到實際操作,經過數百個小時的跟班學習,我記下厚厚一本裝備筆記。通過嚴格的理論考試與實作考核后,我終于取得獨立值更資質,成為一名合格的操舵兵。
我清楚記得第一次保障艦載機起降時緊張又興奮的心情,因為0.1度的誤差,都會“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”。當看到艦載機著艦后“嘭”的一聲掛上阻攔索,成功降落,我的內心無比激動。
2021年到2022年,我隨遼寧艦完成10余次演訓任務,見證了許多重要時刻。在編隊遠海實戰化訓練中,我們跨黃海、過東海,進入西太平洋進行多課目演練。穿越宮古海峽時,我在駕駛室值更,親眼見證遼寧艦穿越島鏈,奔赴遠海大洋。那一刻,強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,在我的心中升騰。
在大洋中航行,舉目遠眺,只有遠在天邊的海平線。想到祖國大陸離我們很遠很遠,我像第一次離家的孩子一樣,突然有些茫然。一位班長的話安撫了我:“我們的頭頂是五星紅旗,我們的身后是祖國?!弊鎳擒娕灥暮蠖?,軍艦是祖國的“盔甲”。我們或許看不見璀璨的萬家燈火,但那份安寧與祥和正是我們義無反顧的理由。
轉身·前行
兩年,彈指一揮間。說出口只是簡單的兩個音節,但當我把時間的刻度放大,“兩年”,是冬天艙外作業時厚實的軍大衣也擋不住的凜冽寒風,是夏天練隊列站軍姿時躲不過的如火驕陽,是許多個因為想家難以入眠的夜晚,是值完夜班后發現戰友悄悄放在床頭的早餐……
兩年前,我從未名湖畔走向萬里海疆,從北大學子成為海軍戰士,身份的轉變并不如想象中那樣簡單。
初入軍營,“北大”的標簽讓我吸引了許多目光。我怕因此顯得格格不入,也擔心自己的“不完美”達不到戰友和領導的期許。后來,我慢慢發現,這何嘗不是一種激勵,讓我在期待和審視的目光中,有了“我能做到”甚至“我可以更好”的動力。
訓練場上、學習室里,我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打磨著北大人的執著和韌勁,也慢慢讀懂了軍人的純粹與赤誠。
北大和軍營,不是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”。北大學子“把個人發展匯入時代洪流”的追求引領我走入軍營,在軍營的探索和實踐讓我更加懂得如何在廣闊天地中找準定位、實現人生價值?!氨贝蠹t”與“浪花白”交相輝映,共同描繪出青春絢爛的圖景。
日出可賞霞光,夜晚可觀星河,遼寧艦留給我太多美好的回憶。每一次走出艙外,看著蔚藍廣闊的海面,吹著暖暖的海風,對我這個在平原長大、小時候沒見過大海的孩子來說,是一份專屬于海軍的浪漫。
如今,我即將和遼寧艦揮手作別,常??M繞在耳畔的問題,也從“你為什么來當兵”,變成“當兵這兩年最大的收獲是什么”。
說實話,我也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。航海長曾對我說過的一句話,對我有所啟發:“經歷過一件事,不一定馬上能發現它的價值。很多東西需要時間的沉淀,像酒一樣,時間越久,越能品出它的香?!?/p>
兩年軍旅生活帶給我的收獲,我想時間會替我作答。前路漫漫,一個故事的結束,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。身上的軍裝脫得掉,但心中的軍裝永遠脫不掉。展望未來,“北大紅”和“浪花白”的故事,沒有句號。我會帶著北大賦予我的家國情懷、軍營教會我的忠誠無畏,繼續開拓求索,去丈量青春和人生的無限可能。
(王 靜整理)

王心儀入伍前在北大校園留影。王遠方 攝

王心儀在遼寧艦駕駛室內操舵。姚瑤 攝

王心儀在遼寧艦上進行體能訓練。余特 攝
制圖:扈 碩